Jul
26
2011
亞福海鲜肉骨茶
亲和怀旧炉火上的铁壶嘴端氤气而升的烟漫,锌板屋顶底下开始传来一锅锅香喷喷的肉骨茶,食客陆续到来,亞福肉骨茶,一天的开始引出好滋味。 海鲜渔產不在话下,药材的用量及调味浓稠度上的拿捏,更消弥了滞腻的感觉。重新定位的肉骨,当由於渗入了鱼虾等海鲜的鲜味,海鲜肉骨茶的汤底清芳鲜甜。另一道就是干肉骨茶,用熬得入味的汤底及花腩肉来煲制,并加入蒜米、辣椒乾使它味道更浓烈,肉松清香浓。 咸菜豆酱炒鱼源自婆婆潮洲人的家乡味,每道菜的背后都有段真感情,这就是家常菜,那份真切的味道更叫人回味。因炒鱼的成功始料未及,老板娘再次发挥潮州特色,再度研发炒鱼其他口味,一样深获好评。 鱼滑猪什汤,细火熬煮,呛辣随意,却韵味无穷。无论是亚三咖喱鱼还是苏东咖喱虾,尽是辣、酸,香气溢满而出。一脉传承的周到与念旧,正式入席,我都已经垂涎欲滴…… 亞福海鲜肉骨茶 Restoran Ah Hock Lot 2260, Lorong 3, Jalan Besar, 42800, Tanjong Sepat, Selangor Darul Ehsan, Malaysia Tel: +6016-666 8736 / +6019-331 8828 / +6019-255 3194 营业时间: 6.30am-12.30pm 》导览地图
Jul
26
2011
海湾海鲜舫
入夜后凉风吹送,舒爽得很;吃的是新鲜随手可得的鱼虾蟹,嘴里咀嚼,像一块磁铁,吸引了我全部的思维,幷深深嵌入我的灵魂。 梅菜炒芥兰吃出了当地乡土风味、苏东炸成金黄,海鲜的软度和酥脆的口感如影随形;每咬一口,幸福如同周而复始的季风。整个海湾海鲜舫鲜美的飘香,让人沐浴到明媚的阳光。 上头样着动人金黄色泽的麦片虾,一咬咔嚓,酥脆可口,麦片香气溢出。铁板蚵煎,蚵仔新鲜,融合蛋香,这种契合的滋味,真的无比幸福。 原汁原味、清淡新鲜,绚烂的口味;配合当地传统食材,传统食物的做法,关键在于,这就是当地的口味。 这里除了菜色多元,用餐环境也很宽敞与舒适。各种主题的室内设计更是一大卖点,如:峇厘风、热带雨林风、乡村风,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用餐地点。此外,海灣海鮮舫也為組團前來的遊客提供巴士旅行套餐。在食物繁复美味的催化下,人和人的距离拉近了。 海湾海鲜舫 Baywatch Restaurant 72, Jalan 3, Tepi Laut, 42800 Tanjung Sepat, Kuala Langat, Selangor D.E. Tel : +6016 675 6369 Email: marketing@baywatchrestaurant.com WAZE : https://waze.to/lr/hw22pp59ex Latitude : 3.414725 Longitude :101.559939 营业时间: 星期一 至 星期五 : (11:30am – 3:00pm) (5:00pm-11:00pm) 星期六 至 星期日 : (11:30am – 11:00pm) 星期四 :休息 》导览地图
Jul
26
2011
日热红仙蜜果园
广阔无边的天际将所有的一切包裹,艷阳照耀着大地,一望无际的火龙果井然有序,它们都渡上了一层橘红的光华。原產於中美洲一带的沙漠地区,现在出现在我眼前,鲜紫色的外观非常诱人。悠閒地逛著,阵阵果味飘香。环绕四周,火龙果需支撑物让株茎攀爬;我蹲下身体,随手握着已被塑胶袋包裹的果实,再比较我的拳头,是两倍大,煞是有趣。 35天的成长期,每一根水泥柱生长的火龙果,產量超过30粒果实,有些惊讶,但又觉得情理之中。因為大马的环境无论是气候、雨量还是土壤,都非常合适栽种火龙果。6月份是盛花季节,如齐放更是壮观。可惜火龙果的花瓣只在夜晚九时开花,香味浓郁诱人。奇妙的是,清晨就会凋谢,准备结果延伸新生命。园里的火龙果都是采用天然种植法,不含农药,属有机水果类。 目前,负责人也在积极研发火龙果周边产品,配合其他工厂加工制成果酱、酵素。每天饮用一小杯火龙果酵素,有助提神和美白功效保健效果。将火龙果提炼成香醇的红酒也是接下来的计划,长期饮用有助疏通阻塞血管和降低胆固醇。 果园天天开放,游客现采现吃,一趟踏青之旅,是游客与农民属於一种生活的福气。 日热红仙蜜果园 Multi-Rich Pitaya Sdn Bhd A-126,Kampung Baru 43900 Sepang Selangor D.E. Tel: +6016-666 8736 / +6019-331 8828 / +6019-255 3194 》导览地图
Jul
26
2011
裕发咖啡贸易
60年代开业,逾50年歷史的裕发,踏入店内仿佛踏入时光隧道,裡头所展示运用的机器逾半世纪,老器具寻回老味道。方发觉,老器具不纯粹是一种怀旧,实在老一辈人传统智慧的积累。 自製咖啡,源自一名海南师傅流传至今,更是镇上老村民的主要咖啡“供应商”老板坚持採用传统的生產方式,包括筛选/晒/炒/磨。炉灶烧柴,效率不高,偏偏咖啡烘烤正是最佳拍档,独有的一股香气,味道最好,这也是老板所坚持的原因。 新村祖屋旁传来轰轰声的运作,超过40年歷史的传统机器,当我亲身把一包包的咖啡果倒入打爆机,打爆果壳隔开壳屑,天空中的太阳还是气势万钧地喷发光芒,我已汗流峡背。老板在旁不好意思的问:很重厚?辛苦吗?我抬起了头,回说:怎会?有趣极了!这力气活我还应付的来,倒觉得顿时变成了小朋友,整个在无赖耍泼的行為…… 一瓣瓣的咖啡豆下锅用火炒,空气中瀰漫着咖啡的香味,就是这古早味。炒后的咖啡豆由原本的褐青色变成褐色,再磨成咖啡粉,老板的坚持,充满生命力的一切。这种传统製作的做法,咖啡在冲泡后的数小时内也不会变酸。 一段平稳从无需担忧太多的味道顺着喉咙而下,残留在口中的咖啡味,却是是一种慰藉。 裕发咖啡贸易 Joo Fa Trading No. 356, Lorong 5, Jalan Besar, 42800 Tanjung Sepat, Selangor Darul Ehsan, Malaysia. H/P : +6012-972 2886 Tel : +603-3197 4862 》导览地图
Jul
26
2011
金龙木薯食品厂
经过马来区、经过油棕区、经过田野区、来到一望无际,渺无人烟的旷野,再进入孤独的木薯栽种区。此刻暂时与世界脱节,我穿着拖鞋,踩在半成型的黑土上,很快的,两脚深陷黑土裡。在闷热潮湿的气候中,衣服被汗水湿透;泥香围绕,我看到了木薯……往上长很长的茎叶。 在我眼前,整片都是属於九个月的耕种期,外劳早在一旁等候,热情的带领我们继续往前。每一步都深陷泥沼,两脚煞是染成黑色。终於抵达成熟区,外劳迫不及待表演如何拔木薯,黑泥土鬆散缘故,木薯茎部一拉,泥土两边倾泻,木薯轻而易举外露。外劳再次怂恿,前拉后露,像个调皮顽童。包包一丢,大伙们随性一挑,随手一拉,肥美的木薯,一眾兴致勃勃的进入了状态。 金龙木薯食品厂的祖业是种植木薯,收成后的木薯批发到巴杀内销售。负责人认为与其自己拥有的木薯园,为何不善用资源,尝试食品加工业,于是借着拥有在新加坡担任技术人员的经验,就这样开始了食品加工业,开办了一个新的商机。 将木薯去皮,然后清洗干净再刨成小片状,再次清洗经过打干程序。利用半自动机器把木薯片放入油炸,脱油后便大功告成。新鲜酥脆爽口的薯片因此而来。 始终秉持着“质量第一、信誉第一、真诚第一、服务第一”的经营理念。目前,工厂共有40多种不同口味和形状的木薯片,其中包括原味木薯片、蒜辣口味及咖喱口味等等。参观同时还可现场购买刚炸好的薯片,新鲜热辣,美味可口且无限欢迎任吃。 当想要逃离无聊的生活,逃离闷热无趣的夏天,无论在何处,一口接一口的薯片,就像是种获得释放的奢华享受。何种口味,心头正好! 金龙食品有限公司(木薯厂) Arowana Malayan Food Industries Sdn. Bhd. Lot 2926, Kg. Tumbuk Darat, 42800 Tanjung Sepat, Kuala Langat, Selangor Darul Ehsan, Malaysia. Tel: +603-3197 2888 / +603-3197 3888 Fax: +603-3197 4668 Email: arowana_boon@hotmail.com 》导览地图
Jul
26
2011
宝芝林
在倦怠的艷阳照射下,午后的屋子里空气已经凝滞,带着一颗好奇跃动的心来到了极富教育性的宝芝林菇园。位于新村彩虹花园的宝芝林菇园约有2英亩,地點位置適中,是黄清乔夫妇精心规划让游客参观的菇房展览室,甚受外地游客,尤其新加坡游客的青睐,同时可以接近并亲身体验自然生态。经过多年的研发,成功生产多种对健康有益的保健产品,如灵芝胶囊、菇精、多种菇类的饮料,罐头,东炎菇、三合一咖啡,菇类零食。 他们在东目还有一段20英亩的种植场。这里主要除了培植灵芝外,还有其他让你大开眼界的蘑菇品种,包括黑/红 /黄/灰/白蚝菇、鲍鱼菇、猴头菇、黑木耳等。专人的解 说,游客可以慢慢见识这里所有菇类培植过程;在这你也可以从容地,不被干扰地慢慢用心去体会。有了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可以尽量自然的去探索,灵芝的轮廓是 那样的饱满丰腴,相反的,菇类内核却又是那么地柔弱脆嫩。 戴着口罩经过那堆成高山的木屑,它们在旁等待发酵,隐约发出热气。工人将木屑一一装入小袋等待培育菇类,经过杀菌程序,呈现无菌状态。沿路经过菇类 室内培育区,有幼发的、成长的、等待收割的,争相夺目而出的各种菇类,各拼本事抓住游人的眼光。它们宛如美丽的盛开花朵,娓娓叙述的故事;这一座培育姑 园,像极生命的色彩有了不同的体验。 建立在海邊的寶芝林菇園,景色優美,夜間也提供休閒活動,靠海而建的啤酒園,提供卡拉OK節目和燒魚等美食,在特別節日的時候也會邀請駐唱團前來表演,同時也備有其他精彩節目。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,寶芝林不斷地在提升硬體設備,也花了不少心思在美化環境的工作,以滿足遊客的需求。除了免費提供無限上網服務,寶芝林也提供2天1夜旅遊配套,全程包吃包住,絕對物超所值。 宝芝林 Ganofarm Sdn. Bhd. Lot 700, Jalan Laut Membiru, Taman Pelangi, 42800 Tanjung Sepat, Selangor, Malaysia. Tel: +603-31975600 Fax: +603-31975717 Email: enquiry@ganofarm.com 》更详细资料请浏览我们的官方网站: http://www.ganofarm.com 》导览地图
Jul
26
2011
摩立黄金海岸
一个改变你世界观的海景文化住宅,这裡宽敞明亮,远离闹市喧嚣,尽享静謐人生。面向海滩的度假村,提供了最基本的设施,玩水区绝对是小孩展现青春的活力;滑水道的刺激设计完全符合年轻小伙的激情奔放;新婚夫妇抑可选择蜜月套房的呼唤,贪婪地吸起幸福的氛围。摩立黄金海岸与眾不同的质感与张力,各个年龄层都能不被干扰地慢慢用心去体会,用自己朝思暮想的最稳妥的方式,来一次彻底感受。 与朋友/家人/情人漫步在石滩上不失為一种情趣。海风一阵阵吹来,引得柳树扬起、错落有致,蔚為壮观。亚塔小屋佇立在沙滩上显得南洋风味风情万种。海鸥悠闲地在空中盘旋,水鸟在滩涂急急地奔走,啄食退潮后残留的小虾。我拐下海堤,沿著落潮时形成的弯弯曲曲的水道,不知不觉中,越走越深…… 黄金海岸度假酒店公寓 Gold Coast Morib PT 294, Kawasan Kanchong Laut, Mukim Morib, 42700 Banting, Selangor Darul Ehsan. Tel : +603-3198 1028 Fax : +603-3198 1055 》更详细资料请浏览我们的官方网站: http://www.gcr.com.my 》导览地图
Jul
26
2011
旅游景点
丹绒士拔不仅仅是生态旅游和新鲜海鲜美食的好去处,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的好地方。
Jul
26
2011
地方简介
它的美,要人慢慢去发掘,它没有震撼人心巨大的美,但它胜在很实在、很生活化。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歷史顏渊与内涵,你就会开始眷恋这古旧的渔村庄,试图找回一种我们曾经拥有又失去的感动,那就是浓郁的人情味。 目前,丹绒士拔有约2万3千人口,但因為年轻一辈严重外迁,人口只剩1万逾人住在此,其中55岁以上的人口就占了约6千人,所以亦称“富贵村”。居民多以华人为主,占了93.4%,其中潮州与闽南籍占75%,其余为福州、海南与客家人。村里有一间丹绒士拔华小,建于1951年,学生人数将近两千。村民三大姓氏为林、谢以及陈,各自建立了宗祠,尤以谢氏宝树堂最是富丽堂皇,接着是陈氏宗祠和林氏宗祠。 丹村里共有3条主街即大街、二街及三街,以及贯穿全村的13条小路,作为商业中心的大街最为热闹。全村建有4个码头,供渔民起落渔获,全都坐落在滨海路(Jalan Tep Laut)。 全村共有26间庙宇,大都集中在滨海路,建得富丽堂皇。丹绒士拔可说是雪州最多神庙的新村。 位于顺天宫的主神铁元帅是丹绒士拔最大的神明,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铁元帅的诞辰日。所以,顺天宫理事会都于当天起,连续二十天以上举办庆典活动。其他寺庙的神明都会聚在此地,让善男信女供奉。这个期间,不单每晚都有演出酬神戏,同时那儿也设立了五十个以上摊档,贩卖各种事物、饮料、各类物品等。这场庆神诞堪称丹绒士拔最大的庆典活动,已属当地一项极特色的文化演绎。 自然景观的基调,慵懒的气息。小镇居民显示出亲切与随和,呼吸这么清爽的空气。歷经岁月的洗练,丹绒士拔塑造得如此经验丰富,硕果成熟。海水和天际线分辨得清晰可见,水面上不断地有各种水鸟起飞和俯冲,享受著迁徒前的最后盛宴。我极目远眺,确实就是放鬆心情的亲切感。 丹绒士拔的村名已改为Tanjung Sepat Indah,意为“美丽的丹绒士拔”,也有人译为丹绒士拔英达新村。
Jul
26
2011
历史回顾
丹绒士拔得名源自Ikan Sepat。Sepat是一种生活在稻田的淡水小鱼,学名叫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。中文是丝鳃毛复鱼,因其斑点特出而得名。此鱼骨刺多,通常拿来做咸鱼,马来人尤喜爱用以煮咖喱。早期的丹绒士拔,因一地耕种稻田,当地马来人无意间在田里发现了Sepat小鱼,尝试烹煮,鲜甜可口,立即爱上。马来居民口耳相传,进而到田里捕抓,每有收获都会大叫“Sepat”。Tanjung是海岬,Tanjung Sepat 的名字因而由来。 丹绒士拔是个渔村,面临马六甲海峡,位于西南部滨海的瓜拉乐岳县,从吉隆坡出发只需两个小时车程。 最早的是华裔先民,是来自中国潮州的移民,早年在新港(今峇都乌东Batu Untung)登陆,接着是福建人,形成最早最大的两个民系。根据当地老居民的说法,在紧急法令前,约50户人家,以潮州人為主,打渔为生,逐渐形成一个渔村。 后来,英殖民政府在雪州滨海区大事种植椰子,丹绒士拔变成了雪州主要的椰产地。这段期间,犹有橡胶、咖啡和可可的种植业提供了乡民大量的就业工作。直到1940年日本的入侵,丹绒士拔一带也加入马来亚抗日游击队。 1950年,紧急法令过后,英殖民政府把散居郊区的华人,集中迁移一个沿海地区,此地落脚。所在地原是一个大椰园,占地390英亩,汇集了来自新港、峇都劳勿、干宗劳勿、东目和双溪柏拉港等地估计供5500人,于是成立了丹绒士拔。捕鱼业仍是但是重要的行业,1960年代达到了最高峰,全村渔船多达300多艘,成位一个繁忙的渔港。 经过60年的洗礼,捕渔业由5个港口的兴盛到没落,渔民纷纷该行转型為养猪业;种植业由当初的椰子与橡胶也逐渐被油棕所取代,渔村逐步发展成為新村规模,发展成為现今2000多户人家。80年代的丹绒士拔的发展倾向种植和养猪业,海霸王俱乐部在当时是唯一一家从事海边娱乐事业,发展尤為成功,闻名全马,其高知名度让全马民眾开始认识了丹绒士拔,影响致深。